2024年是首批国家级经开区成立40周年。
位于渤海湾畔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青岛经开区”),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作为全国首批经开区和全省全市改革开放“排头兵”及试验田,青岛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十、全省首位。向新、向强、向优,青岛经开区蓄势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
10月15日,三星电子中国销售总部等总投资93亿元的7个项目签约落户青岛经开区;10月18日,青岛融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实现第一块30英寸商显产品下线,青岛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mini led背板生产线成功点火……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经开区可谓“大动作”频频,一批体量大、前景好的项目在经开区落户或投用,为这片区域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
抓产业步履不停,是青岛经开区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数字可以看出这项工作的连续性——地区生产总值2010、2016、2023年分别突破1000亿、2000亿、3000亿元“关口”,这亦是支撑其持续位列经开区“全国十强”的稳健基础。
经济体量的不断“进阶”,得益于其把总量做大、把结构调优,由此提质增效、不断发展。当地不断加码实体经济,优势产业特色鲜明,已培育形成航运物流、船舶海工、家电电子等六大产业集群,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最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智能家电、高端化工、汽车、海洋装备等产业集群产值均占青岛“半壁江山”。
当前,各特色产业正聚力再升级。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基地,青岛经开区汇聚了中船发动机、北海造船、海洋石油工程等重点企业,形成了以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海洋高端装备产业体系。产业正聚力创新提升,瞄准绿色环保、数字化智能等关键词,以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船型来不断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智能家电产业则抓住海尔、海信、澳柯玛等本土企业在经开区植根发展的优势,聚焦向智能化、高端化迭代升级,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加快生态品牌在全品类、全球范围的普及。
评价一个区域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还要观察其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多元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具有资本技术及知识高度密集、产业附加值高、辐射带动性强等特点。瞄准这一领域,青岛经开区提前布局,依托扎实的制造业基础,瞄准人工智能行业头部企业定向招引,以萨技术、讯飞科技、极视角等头部企业先后落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正加速深度融合。
以独角兽企业以萨技术为例,企业专注于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与数字城市领域各类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平安城市及数字政府等领域,实现了场景化应用落地,占有全国70%以上市场,日前获评2024年度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
聚力打造“新”增长极
对于青岛经开区来说,发展芯屏显示产业是成长道路上的“关键一步”。
2021年10月13日,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芯屏显示产业发展的序幕。
以京东方为“龙头”,2022年,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揭牌成立。产业园聚焦破局全省“缺芯少屏”,抓住京东方全球最大移动显示模组单体工厂落地机遇,对标芯屏产业链“全景图”“现状图”,锚定“做强模组、突破面板、拓展终端、技术攻关”四大主攻方向进行建设,已集聚京东方、海信视像、融合光电、万达光电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产业龙头,累计落户重点项目29个,总投资566亿元。
作为“强龙头”,时下,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中各类显示模组生产线火热运转,加速推动产能爬坡,项目满产后,可具备年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1.5亿片的能力,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显示器、ar/vr等智能终端设备,满产后产值将超百亿元,预计带动就业岗位1.4万个。“作为链主企业,我们将发挥规模优势,吸引更多配套企业落地,推动青岛新型显示产业园加速崛起。”京东方科技集团青岛区域办总经理于永烈说。
与京东方同样保持忙碌节奏的,是距离其不足千米的青岛灿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背光源、模切、冲压件及塑胶件设计、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智能制造企业。“我们目前有6条smt(表面贴装技术)生产线,每天产能可以达到15000片,未来规划有10条smt生产线,全力配套京东方的生产。”公司负责人陈波说,企业主要就是为京东方提供配套产品。因为在同一园区,京东方的需求可以最短时间满足,同时也极大降低了灿恒光电成本。陈波介绍,如今企业的订单翻倍地增长,后面的计划是增加到16条生产线。
以龙头企业为牵引“聚链成势”,目前,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已引进落户万达光电、瀚博高新等一系列项目,吸引30多家京东方上下游配套厂商集聚。今年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3亿元、增长13%,新储备重点项目近30个、总投资近1800亿元,一个千亿级芯屏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软环境”拼出“硬实力”
“青岛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国际化、开放式的商业扶持环境。作为一家外国公司,我真的很感激。”之所以这么说,贝卡尔特中国区负责人、全球工程和卓越运营副总裁李克可谓有感而发——今年8月,青岛经开区专门组成由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带领的服务团队,陪同贝卡尔特集团高层相继拜访青岛市水务管理局和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组织各方就应用场景、产品技术工艺、行业标准规范、产品应用案例、问题困难等方面进行沟通交流,助力贝卡尔特拓展在青岛的“朋友圈”,增强企业在青岛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来自比利时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贝卡尔特是钢丝变形和镀膜技术领域的全球引领者,也是钢丝制品全球领军企业。2011年,贝卡尔特(青岛)钢丝产品有限公司在青岛经开区注册成立,主要从事钢丝制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23年,贝卡尔特青岛公司曾一次性增资5000万美元扩建生产线。
“目前,贝卡尔特一些新产品正计划进入中国市场。”李克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市场的拓展,贝卡尔特还将进行有必要的投资来支持这种发展。
新一轮区域竞争,不再是单纯比拼区位条件、优惠政策和要素供给,更要看有没有吸引高端要素的发展环境。
青岛经开区的思路是,对落户招商项目,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域内直办、域外帮办代办服务,逐个项目落实服务专员,全程帮办代办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所有审批手续,助力青岛光电产业园、潍柴智慧重工等重点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以流程再造为抓手,深化“一次办好”改革,创新推出“标准地”“模拟审批”“跨域通办”系列举措,全国首创“一证(照)通”,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以优化发展生态为主线,探索建立管委会与属地街道协同、与主题园区联动、与国企平台融合系列机制。
强调为企服务软实力,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基础配套和功能配套的硬支撑。近年来,青岛经开区坚持统筹城市更新和专业园区建设,积极完善交通路网、丰富城市业态、提升区域品质。依托京东方、青岛大学医学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落地和青岛市启动王台片区升级改造计划等机遇,通过实施品质提升、产业集聚、要素赋能多轮驱动策略,区域新增市场主体6800余家、新增人口5万余人,总规划面积33.95平方公里的芯屏产业新城全面起势见效。